【讲座笔记】Massive MIMO无线通信理论与应用
MIMO无线通信理论与应用暑期学校
2022年7月27日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 戴凌龙
移动通信的核心指标:通信速率每一代提高10倍
MIMO基础
信道容量
C=Blog2(1+SNR)
多天线技术(MIMO)
-
代:
-
4G:6~8天线
-
5G:大规模MIMO
-
6G:超大规模MIMO
-
信息论角度:对称增加基站天线数、用户数,可成倍增加通信速率
C=min(M,K)Blog2(1+SNR)
其中,M为基站天线数,K为用户数
-
主要特征:
-
提供空间分集:增加天线数量,降低错误概率(SIMO:接收分集,MISO:发射分集)
-
提供空间复用:提供自由度,提供了min(M,K)个并行信道,在高信噪比下有效。
MIMO信道描述与容量
yNr(k)=HNr×Nt(k)xNt(k)+nNr(k)
其中,n是接收机噪声,非信道噪声。N0=nB=噪声功率谱密度×带宽。
-
奇异值分解:
HNr×Nt=UNr×NrΛNr×NtVNt×Nt
-
预编码(Precoding):x~Nt(k)=VNt×NtHxNt(k)。
-
Combining:y~Nr(k)=UNr×NrHyNr(k).
-
N 个独立信道:y~i(k)=λix~i(k)+n~i(k),并行信道数量 N 不大于 min(Nt,Nr).
-
不考虑公平性的信道容量——总发射功率一定约束下,分配Pi使下式最大:
C=i=1∑Nlog2(1+N0Piλi2)
注水法(信噪比越低分配愈多的功率):Pi=(μ−λi2N0)+ , λi是第i个独立信道的奇异值
MIMO信道检测
-
ZF接收机:y乘上H†,x^=H†y
-
MMSE接收机:考虑噪声影响,x^MMSE=Ay=HH(HHH+σ2I)−1y
-
高信噪比下σ2→0,ZF和MMSE性能差不多
-
线性检测 劣于 非线性检测(最大似然)
Alamouti空时编码
-
发射端多天线,提供空间分集增益
-
原理:连续两个时间周期里分别从两个发射天线发射
[T1][T2]Tx1:Tx1:x1−x2∗Tx2:Tx2:x2x1∗
-
编码矩阵: X=[x1x2−x2∗x1∗] ,具有正交性
-
译码:
{y1=h1x1+h2x2+η1y2=−h1x2∗+h2x1∗+η2⇒{x^1只含x1x^2只含x2
-
分集增益( ∣h1∣2+∣h2∣2 )
-
接收端SNR:降低一半噪声,噪声方差减小。
SNRd=2∣h1∣2+∣h2∣2N0Es
4G技术——MIMO
-
LTE:R.11前4G,R.12后B4G
-
开环/闭环MIMO:
-
接收机:
-
MMSE接收机
-
联合最大似然接收机(复杂度指数上升)
-
多用户MIMO:R.9 最多4路数据流,4个用户
5G技术——大规模MIMO
-
增加M,K可以提高频谱效率
-
分集增益MK:误码率(可靠性指标)pe∼SNR−MK
-
复用增益min(M,K):可达和速率(空分复用)C=min(M,K)Blog2(1+SNR)
大规模MIMO模型
y=pHx+n
-
信道模型:大尺度衰落、小尺度衰落
-
”大规模“:量变->质变——随机矩阵理论
⎩⎪⎨⎪⎧M→∞, i=jlimM1hiHhj=0M→∞limM1hiHhi=σ2
-
多用户信道渐近正交
-
随机信道硬化(特征值逐渐固定)
理想传输条件
大规模MIMO中,信道小尺度衰落因随机信道硬化消失,有MGHG=D(对角阵)。
R=k=1∑Klog2(1+Pλk2)
其中,总能量固定(∑k=1Kλk2=MK),理想传输条件HHH=MI。
速率上限:
R=Klog2(1+MP)
技术挑战Ⅰ:信号检测
信号检测:已知H,由y求x。
多用户信号检测模型:多用户叠加、干扰,需要区分
yN×1=h1x1+h2x2+⋯+hkxk+n=HN×KxK×1+nN×1
经典算法:
- 最大似然检测
- 方法:穷搜全部可行解(星座点),找最相似的,即为最优
- 代价:指数复杂度,支持的K很小,存在瓶颈
- 迫零检测(立方复杂度,比最大似然检测好)
- 方法:x^=H†y=x+(HHH)−1HHn,(HHH)−1HHn为等效噪声
- 代价:低信噪比,放大噪声性能损失严重
- 最大似然检测的性能+迫零检测的速度——非对称增加M,K
- 大幅度提升基站天线数(K不变,只增大M)
- 超定方程容易求解=>观测越多,越容易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(H各列干扰小)=>只大幅增加M,信道干扰→0
- 此时,迫零检测具有准最优性能(噪声放大=>噪声不变)
- 只增大M(非对称思想)=>低复杂度ZF可用=>用户数增大(M,K同比例增大)
技术挑战Ⅱ:信道估计
导频开销过高
yP×1=CP×MhM×1+nP×1
-
最小二乘法:已知yP×1,CP×M估计hM×1,要求方程个数/导频组数P≥未知数个数/天线数M
-
压缩感知:
yP×1=AP×MsM×1
天线域信道非稀疏=(F)=>空间域系统稀疏,令AP×M=CP×MFM×M,s稀疏,使得P<M可行。
信道估计问题=>压缩感知问题
技术挑战Ⅲ:上行信道反馈
采用隐式反馈,利用”码本“的方式。
- 反馈位数B与发射天线数M成正比,反馈码本尺寸随M指数增加,存不下!
- 基于角度域稀疏性的信道反馈方式Hb=URHHUT
- 用户反馈低维观测向量y到基站
- 基站利用压缩感知恢复高维信道矩阵s^
毫米波大规模MIMO
- 全数字预编码(大量射频链路)
- 模数混合预编码(RF chains 不低于自由度)
6G技术——超大规模MIMO
-
代
- 4G:2-8天线
- 5G:128天线
- 6G:1024+天线(有源天线阵列、智能超表面RIS)
-
超大规模MIMO的“质变”——近场宽带效应
- 远场假设(平面波)可能不成立,用户可能分布在近场(球面波),区分点瑞利距离λ2D2
- 严重的波束分裂,窄带假设可能不成立,变为宽带
-
近场宽带效应的解决
-
近场信道的分区远场近似(解耦)
-
相移产生窄带平面波,匹配远场相位
时延逼近宽带球面波,补偿近场相位
-
有效Rayleigh条件——波束赋形分集增益定义
经典Rayleigh条件——最大相位误差定义